交接桩:设计代表在现场向施工单位交接设计控制(转角)桩,核对桩号、里程、高程、转角角度。
测量放线:测量人员依据线路平面图、纵断面图、线路控制桩等设计资料,采用专用仪器来确定沿线管道安装的中心线位置并画出施工作业带的界限。
施工作业带清理:用推土机等施工设备将作业带进行平整,去除作业带内的树木等障碍物。管道施工作业带宽度一般在12-32米之间,对于山区非机械化施工地段,可根据地形条件适当减小作业带宽度。
钢管运输:将钢管从管厂或者火车中转站通过公路运至施工现场,其中钢管运输需采用专用运输车辆,钢管的装卸也需采用专用的吊管带,钢管和车架之间以及两个钢管之间必须用橡皮板等软质材料相隔。
管沟开挖:长输油气管道一般采用埋地敷设的方式,需要进行管沟开挖工序,管沟深度一般在3-5米之间,沟底宽度一般小于3米。管道穿越河流时,常采用大开挖、定向钻、盾构隧道、穿跨越等方法,具体敷设方式需根据河流大小和地质情况综合考虑。
布管:将作业带内的钢管摆放到施工位置,一般要求钢管首尾相接、呈锯齿状分布,钢管还需要放置在柔性物体上,不得接触石块等坚硬物体,以免损坏管道。
钢管的组对、焊接与焊缝检测:这是长输管道施工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其中组对工序是焊接工序的准备工作,需要将两根管道的管口对齐,然后用对口器将两根管道夹在一起。组对工序完成后,就可以进行焊接工序啦!焊接结束后,需要对焊缝进行检测,确保焊接质量。目前焊接工艺主要有手工半自动焊接和全自动焊接,中俄东线等新建管道重点推广应用全自动焊接工艺。
管道补口补伤:在管道焊接完成后,需要对管道接口的防腐层破坏处进行补伤,作业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查,确保管道投运后可以安全平稳地运行。
管道下沟:在管道完成焊接、无损检测和补口补伤作业后,复查管沟深度,确保符合规范,清除管沟内有损防腐层的异物,然后尽快用专门的吊管设备将完成焊接的管道下放到管沟底部。
管道回填:这是保证长输管道埋深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确保管道安装质量和运营安全的重要因素,一般在管道下沟后的10日内完成管沟回填工作。回填过程中同沟敷设通信光缆,作为智能管道远程监控信息传输的“高速公路”。
管道清管、测径、试压:采用清管球(器)进行清管,清除管道内杂物;采用测径板进行测径,测径板通过管段后,无变形、褶皱即为合格;采用水(气)介质灌入管道,并加大注入压力做试验,确保管道可以承受足够的压力。
地貌恢复:在管沟回填工序完成之后,对作业带内施工材料和杂物进行清理,并按照施工前的地貌进行恢复。
项目竣工验收:施工阶段结束后,顺利完成试运投产、交工验收、专项验收等过程,就可以进行项目竣工验收了。这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最后一项工作,该项工作是工程项目由建设正式转入运行的标志,也是全面考核投资效益、检验设计和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
法律声明 | 常见问题 | 京ICP备19059167号
© 2019 NO.1_澳门新莆京app1945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以上版本或其他高版本浏览器,屏幕分辨率在1024*768以上的客户端访问。